年代 | 清乾隆 |
尺寸 | 高32.5cm |
品类 | 陶瓷 |
描述 |
清乾隆 粉青釉镂空雕牡丹蕉叶如意纹长颈套瓶
备注:• 英国私人收藏• 英国马钱特收藏,购自1960年代• 香港苏富比,2009年4月8日,编号1603•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,编号SO442展览:•《大朴尚简-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》,保利艺术博物馆,2018年竞投本件拍品,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。此瓶颈直而修长,器腹饱满且秀逸,颈部模印蕉叶纹辅以如意纹,腹部以镂空工艺手法装饰「缠枝牡丹」环绕瓶体,尺幅充盈令人瞠目结舌。牡丹花头立体感明显,花瓣层次繁密,前后掩映各具姿态。数朵牡丹仰俯向背亦呈天然之韵,其间穿枝过梗,枝繁叶茂充满生机。镂空密布,层次错落,仍无零乱之感,反而有种秩序感深藏其中。刀法藏锋近乎圆雕,可与木器中「过桥玲珑」相媲美。底部整施青釉,正中落「大清乾隆年制」六字三行篆书款识,为标准乾隆早期写法。此种镂空套瓶并非乾隆朝所创,早在南宋时期官窑就已经烧制,其历史可谓久矣。从出土的南宋官窑器物观察,瓶体内有中空立柱与瓶颈相接,以防烧制时出现剧烈变形。元代时期龙泉窑也烧造同类器物,瓶内立柱已不在设置,可见烧造技术完全娴熟。清宫藏有元代龙泉窑镂空胆瓶,乾隆皇帝可能因为这只原件,遂而才有摹制之作问世。此瓶内部仍用瓶胆支撑,这并非工艺退步,而是朝着有内画装饰且能转动套瓶的进发之举。乾隆八年四月二十一日,唐英在《恭进奉发及新拟瓷器折》中:「今自三月初二日开工之后,奴才在厂攒造得奉发各色锦地四团山水膳碗、杯盘并六方青龙花瓶等件外,奴才又新拟得夹层玲珑、交泰等瓶共九种,谨恭折送京呈进。其新拟各种系奴才愚昧之见,自行创造,恐未合适,且工料不无过费,故未敢多造。伏祈皇上教导改正,以便钦遵,再行成对烧造」。通过文献可以看出在乾隆八年方才有数种套瓶解运进京,在此之前应有相当漫长的研制过程,其开端之作应该在乾隆稍早时期完成。审视本品瓶底款识的整体书写手法,为典型乾隆早期官窑风格,故应属于唐英所先锋创烧之品种。 审视瓶底款识的整体书写手法,为典型乾隆早期官窑风格。其釉水莹润,胎质细腻,多层印花清晰,镂空刀法娴熟,画面飘逸俊朗,均为乾隆前期供御内廷之作所特有,也可视此瓶为奏折内数种镂空套瓶的发轫之作。乾隆中后期之后,随着内胆及彩釉加饰的运用,加配繁复突出的耳柄等,使其宋瓷原器的工艺神韵便已不知所踪了。 |
拍行 | 北京保利 | ||||||||||||||||||
专场 | 十面观止——玫茵堂、十面灵璧山居诸名藏珍瓷雅蓄 | ||||||||||||||||||
时间 | 2019年12月04日 18:00 时间顺延 | ||||||||||||||||||
佣金 | 15% | ||||||||||||||||||
竞价阶梯 |
|
||||||||||||||||||
(此阶梯只作为参考,拍卖师会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) |
|||||||||||||||||||
拍卖规则 | |||||||||||||||||||
地区 | 中国 / 北京 |
特别提示 |
本网站的图片未经图片所有权者的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使用,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 |